深化环评改革:如何实现既“放得活”又“管得住”?

元描述: 本文深入解读生态环境部关于深化环评改革的最新通知,分析“放得活”和“管得住”的具体措施,探讨如何提高环评质量、优化审批流程,并展望未来环评制度的发展方向。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环境影响评价(环评)制度作为源头预防的重要手段,在推动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环评制度的有效性和科学性,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环境影响评价改革的通知》,旨在通过优化环评分类管理、强化审批监管等措施,实现环评管理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目标。

深化环评改革:既“放得活”又“管得住”

近年来,我国环评制度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基层审批数量较大、环评机构乱象等问题。因此,深化环评改革势在必行,既要“放得活”减轻企业负担,又要“管得住”确保环境安全。

优化环评分类管理:让“放得活”更有力

该通知强调以优化环评分类管理为突破口,探索环评文件标准化编制、智能化辅助审批,为取消部分生产工艺简单、污染防治措施成熟、环境影响较小的项目环评积累经验。这无疑是“放得活”的重要举措,旨在简化审批流程,减少环评文件审批数量,降低企业负担,从而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绿色发展。

例如,针对生产工艺简单、污染防治措施成熟的项目,可以探索建立标准化环评文件模板,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辅助审批,实现快速审批,提高效率。对于环境影响较小的项目,还可以考虑实行告知承诺制,简化审批流程,让企业更加便捷地进行项目建设。

强化审批监管:让“管得住”更有力

为了确保“管得住”,通知要求将“两高”等环境影响重大项目的环评审批权限调整至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规划环评对项目选址的指导。同时,对取消项目环评的企业加强排污许可和执法监管,严格环评文件质量监管,严惩环评弄虚作假等行为,确保环境安全和生态保护。

具体而言,

  • 强化对“两高”等环境影响重大项目的监管: 将审批权限调整到省级,可以更好地统筹考虑区域环境承载能力和环境风险,确保重大项目的环评审批更加科学合理。
  • 加强对取消项目环评企业的监管: 加强排污许可和执法监管,可以有效防止企业利用“放得活”的政策进行环境违法行为,确保企业依法排污。
  • 严把环评文件质量关: 通过严格的审核制度和质量监管,可以有效杜绝环评文件弄虚作假,确保环评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规范环评工作程序:提升环评质量

环评文件质量是环评工作的生命线,是保证环评改革取得成效的重要基础。通知要求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在审批过程中,将环评单位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编制主持人全过程组织参与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工作等情况纳入监督检查。

具体措施包括:

  • 加强环评单位资质管理: 对环评单位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和管理,确保环评单位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专业水平。
  • 强化环评工作程序监管: 对环评单位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的监督检查,确保环评工作流程规范,环评文件质量可靠。
  • 严格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审查: 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严格的审查,确保其内容真实准确,科学合理。

落实信用监管机制:构建良性发展环境

为了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的环评市场环境,通知要求落实信用监管机制,对信用良好的环评单位,减少复核和抽查的比例和频次,做到“无事不扰”;对纳入“黑名单”的环评单位依法禁止从业;对信用较差的环评单位,住所所在地市级生态环境部门应每年开展现场检查,确保具备基本技术能力等条件。

通过信用监管机制,可以有效区分不同环评单位的信用等级,对优秀的环评单位给予更多的信任和支持,鼓励其积极参与环评工作;对失信的环评单位进行严格处罚,维护环评市场的良好秩序。

强化责任追究:严惩弄虚作假行为

通知要求深入开展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及时发现、严厉查处弄虚作假行为。

这意味着, 对于任何形式的环评弄虚作假行为,将依法严肃处理,绝不姑息。通过强化责任追究,可以有效震慑违法行为,维护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严肃性,确保环评工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深化环评改革:展望未来

深化环评改革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未来环评制度的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加强与其他相关政策的衔接: 与土地利用规划、产业政策、资源开发政策等相关政策进行有效衔接,形成更加完善的绿色发展政策体系。
  • 推动环评信息化建设: 建立完善的环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环评信息公开透明,提高环评审批效率。
  • 加强环评人才队伍建设: 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环评专业人才,为环评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人才保障。

总结:

深化环评改革是推动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通过优化环评分类管理、强化审批监管、规范环评工作程序、落实信用监管机制、强化责任追究等措施,环评制度将更加科学高效,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常见问题解答:

1. 为什么需要深化环评改革?

  • 环评是源头预防的重要手段,但近年来出现了基层审批数量较大、环评机构乱象等问题,影响了环评制度的有效性。深化环评改革是为了提高环评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更好地服务于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2. “放得活”和“管得住”如何平衡?

  • “放得活”旨在简化审批流程,减少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管得住”则是要确保环境安全和生态保护。深化环评改革的目标是实现两者之间的平衡,既要简化审批流程,又要加强监管,确保环评制度既能有效发挥源头预防作用,又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3. 深化环评改革对企业有什么影响?

  • 对一些生产工艺简单、污染防治措施成熟、环境影响较小的项目,企业将享受到简化审批流程、减少负担的便利;但对“两高”等环境影响重大项目,企业需要更加严格地进行环评,确保项目建设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4. 如何提升环评质量?

  • 通过加强环评单位资质管理、强化环评工作程序监管、严格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审查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环评质量,确保环评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5. 如何有效防止环评弄虚作假?

  • 通过建立完善的信用监管机制,对失信的环评单位进行严格处罚,并强化责任追究,可以有效防止环评弄虚作假行为,维护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严肃性。

6. 未来环评制度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 未来环评制度将更加注重与其他相关政策的衔接,推动环评信息化建设,加强环评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环评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